第183章 战争与和平
第183章 战争与和平 (第2/2页)比如,柳文岳还让人往西北一路播撒文明的火种……反正钱和资源大笔的砸,至今还没有欧洲的消息传回来,准确传来的消息差不多在阿富汗,当然,唐三藏的消息也藏不住了,这家伙为了求取真经,兜了好大一圈子……
总而言之、言而总之,还是得发展资本,解放生产力,推动社会进步。
单单从农业而言,中原确实没太必要往远处征服,有点得不偿失。
可你要从工业、从矿场方面……中原的储备远远不够。
这是不同的赛道,属于另一种生产生活方式。
要是单单种地……踏马的,高纬度,冷的一批,或者是荒漠化厉害,根本不适合种地,要那地方有啥用……就算是有的人觉得不能退,唯一考虑的也就是,老祖宗开拓的疆域,咱们丢了,是不是不大好。
实际上,人家都觉得,丢了其实也就丢了,没什么大不了。
可是生产生活方式一变,你要说那里有工业必须的矿藏,还有工业血脉石油……你看看朝堂上,必然是群情激奋,别说了,干他,把他干服,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地球很小,只允许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生存,哪怕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,也必须保证大唐旗帜随风飘扬!
一顿饱和顿顿饱,谁分不清?
至于说中原文明略圣母,厌恶战争,爱好和平?
扯淡!
刀枪入库,铸剑为犁,马放南山,卸甲归田?
正常不都得修养一番,才能投入下一个战场嘛——
田种完了,该重新披上盔甲了,犁也该重新铸剑了,南山的马养肥了,刀枪也该从库房拉出来了……
厌恶战争的是文官!
而且,他们厌恶的真是战争?
无非是皇帝主导下的文武博弈而已。
真要看到利益,那就是……普通人片甲不得入海,作为官员,不仅入,还入的又快又深!
人类就是利益驱动的生物,要是再有国家意志叠加——
翻翻历史,对于挡路的番邦小国而言,史书上寥寥几笔,撑死就是‘不遵王化’直接定性,至于说长篇大论记载这个国家的大小、文明、传承、生活习惯,懒得浪费这个笔墨,这还是对大点的、实力强点的番邦的记录,至于说真正的小国……别说史官,哪怕是将领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灭了国,谁家国家就踏马几座县城,兵力都不足万,简简单单的青铜科技都没点出来?
就算是有点记载,也都成了民间段子——夜郎自大。
当然,对于挡路的,暂时不适合搬开的……你就瞧瞧楼兰,但凡是沙场诗句,但凡是表决心的,谁踏马不带着他?‘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’、‘愿将腰下剑,直为斩楼兰’、‘浑驱大宛马,系取楼兰王’、‘明敕星驰封宝剑,辞君一夜取楼兰’、‘横行俱是封侯者,谁斩楼兰献未央’……
楼兰都麻了……不是,我人都没了,你们还记着呢?
国家、民族的竞争向来都是残酷的!
且,没有战争,哪来的和平!
“商队开拓的问题,还是重中之重,一定要记录好各处风土人情,特别是水源,食物、敌人强弱要记录好,合适的时候,大军会直接打通各个关节点。丝绸、茶叶其实都不值钱,没有投入哪来的回报!”
柳文岳继续说道:“此外,三九学社的一切实验室产品,要尽快落实到一线生产中,要推动商业生态的发展,也要进一步垄断商业社会的上游全部行业。此外,钱庄行业,要么不做,要做就要做成标杆,灰度测试一定要详尽……人才梯队的培养,也要上点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