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八章 军师献策
第二百七十八章 军师献策 (第2/2页)公子出门迎接,一番嘘寒问暖是少不得的,上茶,主宾入座。杨茂彦大笑,不过他那尊容,公子倒不觉得有什么,吴颖一直认为还不如哭着好看。
杨茂彦说道:“还是跟着主公好,一不要跪,二不要站,还有茶喝。”
公子爽朗的大笑道:“哈哈,跟着我就只有这点好?”
杨茂彦一本正经的拍马屁道:“那肯定不是,能让十万人上学的,当今圣上也做不到。能让耕者有其田,居者有其屋,寒冷者有其衣,这是数千年来大圣贤者想象中事物,今主公实现了。”
公子瞪了他一眼:“少吹我,跟我说说,你跑军事学院那边搞出什么名堂来?”杨茂彦笑道:“主公不是一直在学校那边么?怎么来问我呢?”
公子叹道:“我哪有时间去训学员啰,在那里是从大的方面入手,改掉一些存在的毛病,还没有去落实到每个系中去。你在那里选了多少将?还是?”
杨茂彦:“我从回来就开始在各部队中选能造之材,那些个营长队长,全部拉来,除了蜀地太远,只训了几十个人外,其它的全训几次了。”
公子真怀疑是不是听错了,惊奇地问:“那不是上万人次?”杨茂彦哈哈大笑,答道:“王爷,你没听错,有三万余人次,短都六个月,长的十二个月。”
宁轩公子赞道:“外面打仗打成一团糟了,你还真有心,真不错。”
杨茂彦拿出一份名单交给唐王道:“我选出能单独带兵的五百人,供主公过目。”说完交了一份名单上来。
公子看了一次,全是18-30岁的,没几个是认识的。公子问:“这些人有什么特长呢?”杨茂彦交过一份报告,公子细细看来,心中大赞。
杨茂彦将选军官的条件作了三点明细规定。
一是忠诚,我所选的都是穷人的孩子,他们是忠于政策的,说穿了是为自己这样的人在战斗,所以背叛的机率不大。
二是独当一面,能领兵单独作战。有五成人有过战争经验,当然也有没打过仗的,所以我带来了,这次让他们露个脸。
三是特长,有能调度的,有会讲的,有会地图和天文的,有特能打的,有鬼点子多且稳重的,有善于侦探的,有机械用的好的,有水战厉害的,有马上功夫特别好的。
又对天下情况进行分析,纵观天下,局势渐明,中央已经无力集权,地方又还在萌芽阶段。
局势错综复杂。
若是发展太快,便招人眼红,那档会引来众人抢大户,我们就不可能有精力去发展。
发展过慢,将来必无立足之处。所以这个点,要把控不容易,眼下王爷能得一时之信任,定不何能一直不变。
就发展来说,我认为主公要做好以下几点:
一、天下若进一步乱,我们目前是无法制止其乱的。
南方比北方更好,气候暖和,雨水更多,对农业来说有天时之便。对工业来说,冬天不长,便于生产和运输。
对守土来说,北方人不适应气候,如果传染病发生,胜十万大军。
占地利,江南地广人稀,更适合安置流民、降兵,推广农作物发展;北方人来此,不习水战,不习林间战法,处处可以伏兵,到这里便是他们的噩梦。
人和,主公之策略,上到将军,下到耕者,皆为自己而战,必然齐心协力。
而离天子远,他又管不着,外力影响相对较小。是以说,天下一乱,便先平南方,平完南方,便已是平分天下了。
二、人口,我们已有一千多万,加上整个南方的人口,过两千万,若把南中和山越全部管理好,三千万人口应该只有多的。而统一全国,其兵不过百万,三千万人的基数养兵足矣,多了,养不活,今天这个反,明天那个反,更不是个事,所以取南方比北方更好。
三、南方通道一开,便要安排商人去经商,赔本也要去,我们要学会他们的语言,知道他们的生活习惯,了解地理天文,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。至于北方的防守,有长江天险在,我们搞他个十万水军,战船千艘,在夷陵建一大城市,为补给点,加上陆防,探子,谅他也翻不起浪。
等一切就绪,一路顺长江,一路从北海,一路从蜀地,不出数载,便能一统天下了。
公子看了军师上书,心中大喜,大笑道:“知我者,莫若军师也。我现在最缺的就是人。武有众人,可是没有文官,我不在的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,便有五百多人犯法。”